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朔组词盘点

2025-08-10 05:01:04 来源: 用户: 

朔组词盘点】在汉语中,“朔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,常用于表示方向、时间或特定的地理概念。根据其本义和引申义,可以组成许多词语。以下是对“朔”字常见组词的总结与分类,便于学习与使用。

一、基本含义与常见组词

“朔”原意为北方,也指农历每月初一,后引申为北方的方向或边远之地。以下是“朔”字常见的组词:

序号 组词 含义解释
1 朔风 北方的风,常用来形容寒冷的风
2 朔方 北方地区,古代常用作地名
3 朔月 农历每月初一的月亮
4 朔望 指农历月初一和十五的月相变化
5 朔气 北方的寒气
6 朔漠 北方的沙漠地带
7 朔日 农历每月初一
8 朔方之音 北方的音调或文化
9 朔风凛冽 形容北风寒冷刺骨
10 朔野 北方的荒野

二、文学与历史中的“朔”字用法

在古诗词和历史文献中,“朔”常被用来表达边塞、征战、思乡等情感。例如:

- “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” ——《木兰诗》

此句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艰苦环境。

- “愿将腰下剑,直为斩楼兰。” ——李白《从军行》

虽未直接出现“朔”,但“楼兰”常与“朔”相关联,象征边疆战事。

三、现代语境中的“朔”字使用

在现代汉语中,“朔”字较少单独使用,多作为复合词的一部分。如:

- 朔尔(Soul):音译词,指灵魂或精神

- 朔风:仍保留其传统含义,用于描写自然景象

- 朔望节:某些地方的传统节日,与月相有关

四、总结

“朔”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字,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。无论是古代诗词中的边塞意象,还是现代语境下的词汇组合,“朔”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掌握这些常见组词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美感。

通过以上表格与说明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“朔”字的多种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