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

2025-11-13 18:37:35 来源: 用户: 

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】地表水是人类生活、工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资源,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。为了科学管理地表水环境质量,我国制定了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—2002),将地表水划分为五类水质类别,用以指导不同水域的功能区划和污染控制。

以下是对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的总结与对比:

一、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概述

根据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,地表水按功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五类,从Ⅰ类到Ⅴ类,水质要求逐渐降低。各类水质适用于不同的用途,如饮用水源、渔业用水、农业灌溉等。

二、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对照表

水质类别 功能说明 主要污染物限值(单位:mg/L) 适用范围
Ⅰ类 适用于源头水、国家自然保护区 溶解氧 ≥ 7.5;高锰酸盐指数 ≤ 2.0;氨氮 ≤ 0.15;总磷 ≤ 0.02;COD ≤ 15 饮用水源、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
Ⅱ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、鱼类越冬场 溶解氧 ≥ 6.0;高锰酸盐指数 ≤ 4.0;氨氮 ≤ 0.5;总磷 ≤ 0.1;COD ≤ 15 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、鱼类栖息地
Ⅲ类 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、一般工业用水区 溶解氧 ≥ 5.0;高锰酸盐指数 ≤ 6.0;氨氮 ≤ 1.0;总磷 ≤ 0.2;COD ≤ 20 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、工业用水
Ⅳ类 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、农业用水区 溶解氧 ≥ 3.0;高锰酸盐指数 ≤ 10.0;氨氮 ≤ 1.5;总磷 ≤ 0.3;COD ≤ 30 农业灌溉、景观用水
Ⅴ类 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工业用水 溶解氧 ≥ 2.0;高锰酸盐指数 ≤ 15.0;氨氮 ≤ 2.0;总磷 ≤ 0.4;COD ≤ 40 工业用水、农业灌溉

三、总结

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是依据水体的功能和用途制定的,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。其中,Ⅰ类水质最佳,适合饮用和生态保护;而Ⅴ类水质相对较差,仅能满足基本的农业和工业需求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根据水体的具体功能进行分类管理,并加强污染治理和水质监测,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安全。

通过合理划分水质类别,有助于提高水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