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简答什么是双膜理论

2025-11-01 05:21:32 来源: 用户: 

简答什么是双膜理论】双膜理论是化学工程中用于解释气液传质过程的一种经典模型,广泛应用于吸收、蒸馏、气体洗涤等化工操作中。该理论认为,在气液接触界面两侧分别存在一层稳定的“膜”,即气相膜和液相膜,物质的传递主要通过这两层膜进行。

一、

双膜理论由Higbie于1935年提出,其核心思想是:当气体与液体接触时,由于分子扩散的限制,气体分子需要穿过气相边界层(气膜)进入液相,再穿过液相边界层(液膜)进入液相主体。在这个过程中,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两膜内,而界面处的传质阻力可以忽略不计。

该理论假设:

- 气液界面处达到平衡;

- 膜内为层流流动,浓度梯度恒定;

- 传质速率由膜内的扩散控制。

双膜理论为后续的传质模型提供了基础,如双膜模型、渗透模型等,是研究气液传质的重要工具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理论名称 双膜理论
提出者 Higbie(1935年)
适用范围 气液传质过程,如吸收、蒸馏、气体洗涤等
基本假设 - 气液界面达到平衡
- 膜内为层流流动
- 浓度梯度恒定
- 界面传质阻力可忽略
核心观点 物质传递通过气膜和液膜进行,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膜内
主要应用 设计吸收塔、计算传质速率、优化气液接触设备
理论意义 为后续传质模型提供理论基础,是化工传质研究的基石之一
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,可以清晰地理解双膜理论的基本概念、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