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优选问答 >

古代满100岁人称为什么

2025-09-25 08:51:46 来源: 用户: 

古代满100岁人称为什么】在古代中国,人们对长寿有着极高的敬仰,尤其是对百岁老人,更是视为“福寿双全”的象征。不同朝代对于百岁老人的称呼有所不同,有些是官方正式的称谓,有些则是民间流传的雅称。本文将总结古代对百岁老人的不同称呼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
一、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呼总结

在古代,百岁老人不仅受到社会的尊敬,还可能获得朝廷的赏赐或表彰。因此,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百岁老人有不同的称谓,这些称谓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等级意味。

1. 老翁:这是较为通用的称呼,泛指年长者,但并非专指百岁老人。

2. 耄耋:通常指八九十岁的老人,有时也用来形容高龄者,但不特指百岁。

3. 期颐: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,“百年曰期颐”,意为到了百岁,需依靠他人照料,故称“期颐”。

4. 百岁翁/百岁老人:直接指年龄达到一百岁的老人。

5. 寿星:是对长寿者的尊称,常用于民间祝福语中。

6. 老寿星:与“寿星”类似,多用于祝寿场合。

7. 太老:在某些地方方言中,对极高龄老人的称呼。

8. 古稀:原指七十岁,后引申为高龄,但不专指百岁。

二、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谓一览表

称谓 出处/来源 含义说明 是否专指百岁
老翁 普通用语 泛指年长者
耄耋 古代文献 八九十岁,泛指高龄
期颐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百岁,需依赖他人照料
百岁翁 民间/文献 年龄达百岁的老人
寿星 民间习俗 对长寿者的尊称
老寿星 民间/祝寿用语 与“寿星”相近,常用于祝寿场合
太老 方言/地方称谓 高龄老人的称呼
古稀 《论语》 原指七十岁,后引申为高龄

三、结语

古代对百岁老人的称呼多种多样,既有文学典籍中的雅称,也有民间流传的通俗说法。其中,“期颐”是唯一明确指向百岁老人的称谓,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尊重与敬畏。随着时代发展,虽然现代人不再使用这些古老称谓,但它们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