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插茱萸少一人少的是谁
日常知识2025-04-14 20:58:13
最佳答案《遍插茱萸少一人,少的是谁?》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王维的这句诗出自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短短十四字,却道出了游子...
《遍插茱萸少一人,少的是谁?》
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王维的这句诗出自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短短十四字,却道出了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。那么,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中的“少一人”,究竟指的是谁呢?
从字面意义来看,“少一人”显然是指在重阳节这一天,与家人团聚时缺了某个人。而这“一人”正是诗人自己。此时的王维年仅十七岁,远离家乡长安,在陌生的洛阳求学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他想象着远在家乡的兄弟们登高望远、插戴茱萸的场景,而自己却无法与他们同在。这种孤独感和思念之情跃然纸上。
然而,细细品味,“少一人”不仅仅局限于诗人本人,它还寄托了对所有身处异乡之人的深切同情。古往今来,有多少人因求学、为官或谋生而离开故土,每逢佳节便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繁华与冷清。这种情感具有普适性,跨越时空,引发无数离人共鸣。
同时,“少一人”也暗示了一种人生的无奈。人生如旅途,总有人会因为各种原因暂时或永远地缺席。无论是亲人、朋友还是爱人,他们的缺席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完整。正如那句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每一次团圆的背后,都可能伴随着某种遗憾。
总之,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丰富的情感内涵。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,又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。这份情感能够穿越千年的时光,触动每一个漂泊者的心弦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